信息化淬火!海陆空火箭军精锐出,东风-31AG背景?

意昂体育介绍 2025-08-06 20:31:46 74

官方突然公布! 去年最震撼的导弹发射视频藏着这些秘密...

开头

还记得去年9月那枚刷屏全球的东风导弹吗? 官方憋了个大招! 在最新发布的《淬火》宣传片里火箭军首次公开了东风-31AG洲际导弹发射的完整细节画面当年模糊的升空照终于有了高清“续集”。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解放军海、陆、空、火箭军精锐齐出福建舰电磁弹射歼-15T、歼-10C打“隐身机”、陆军机器狗冲锋...所有场景指向同一个核心:中国军队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拥抱信息化战争。 2025年7月底的这部片子成了观察解放军实战能力最新进展的绝佳窗口。

画面由空军开启。 宣传片中歼-20隐形战机展示了招牌的空中高难度机动紧接着是多架歼-20组成的大编队同时起飞场面很有气势。更引人瞩目的是另一组飞行画面:几架看上去没那么“科幻”的歼-10C战斗机在预警机盘旋高空的指挥和多种无人机的紧密配合下最终在模拟对抗中成功“击落”了扮演假想敌的隐身战斗机。 官方的旁白直接点出这验证了歼-10C仍处于“当打之年”。 军迷们清楚这意味着不是歼-10C自己性能碾压隐身机而是整个空中作战体系的高度整合把非隐身平台的能力极限拉升了。

空军的另一大亮点是无人机扎堆亮相。 视频里出现了不止一款造型不同的大型无人机既有负责高空侦察监控的也有侧重于电子干扰或空中支援的型号。 这清楚地反映出最近几年空军投入大量资源扩充无人机队伍目标明确指向信息化战场上的侦察、干扰和精确打击节点。 空军序列里存在感一向不那么突出的空降兵这次也没缺席。运-20大型运输机被拍到执行空投重装备的任务画面里重型装备落地后迅速展开。 同时还有夜间跳伞训练的镜头士兵们背着装备跃入夜幕。 空降作战本身就高度依赖精确情报和实时指挥这无疑是在展示全域投送的信息化功底。

镜头转向深蓝海军的核心自然是航母。 最吸睛的画面莫过于舷号“18”的福建舰一架弹射型歼-15T舰载战斗机在电磁弹射器的强力助推下瞬间加速冲向天空。这个场景被多方解读为福建舰服役前最强烈的信号暗示入列已经近在眼前。 相比过去的辽宁舰和山东舰使用的蒸汽弹射或滑跃起飞电磁弹射代表着舰载机出动效率质的飞跃让中国航母在起降效率上一步跨入全球顶尖行列。 官方罕见地让现役的三艘航母都在片中露脸。

辽宁舰也有重磅画面。 模拟战争状态下漆黑的甲板上灯火通明四架歼-15舰载机在短时间内依次轰鸣起飞执行“与敌方鏖战”的高强度任务。这种贴近实战的复杂环境操作展示了航母全天候、高强度作战的能力。 结合上个月国防部证实海军组织两艘航母前出西太平洋演练甚至进逼“第二岛链”周边的消息这个片段显得更有说服力。

水下力量方面备受关注的094型战略核潜艇出现在镜头中。 视频展示了它在应对反潜演练时的操作过程这属于其作战能力信息化的具体表现。 潜艇顶部明显可见的隆起结构(俗称“龟背”)无法忽视地暴露在外。 这种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是适配大国核导弹所必需的会增加水下航行噪音和阻力对于强调隐蔽生存的战略核潜艇而言是个现实的性能瓶颈。 尤其是在福建舰展现了世界级水面舰艇技术的前提下公众对于下一代更安静、更流畅的国产战略核潜艇的出现期待值被拉得很高。

相比海空的高光装备秀陆军这次宣传片里的出场显得颇为“低调”。 没看到大众期待已久的新型主战坦克或大口径火炮猛轰的场景。 取而代之的是几个看似不起眼却蕴含深意的镜头:一个士兵端着枪向前搜索旁边跟着一只背负物资、安装摄像头和天线的军用机器狗同行;一辆小巧的履带式无人车辆在执行侦察或运载任务;还有单兵便携式无人机伴随起飞向士兵提供周边视野。 这些片段很短却传递了清晰的信号:陆军正致力于将数字化作战终端下沉到每一个士兵构建“单兵+无人系统”的网络化战斗单元。此前陆军在参加国际联合演习中的类似表现印证了这绝不是临时“凑画面”。

陆军航空兵也有亮点。 一架直-10武装直升机出现在海上对峙的画面中机师通过无线电对外部势力喊话执行驱离任务。 官方注解指出作为跨海登陆作战的关键空中支援力量直-10不仅是火力输出点更是战场指挥触角的前伸。 这意味着它直接接入更大的作战网络承担信息感知、目标引导甚至小范围协调的职能。

压轴登场的是火箭军。 他们的画面牢牢抓住了很多观众的注意力因为内容“揭晓”了一个期待已久的答案。 2024年9月一次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曾引发国际高度关注当时官方仅公布了非常有限的几张导弹垂直升空照片细节全无。 在这次的《淬火》里官方补足了那些缺失的镜头:从导弹在发射阵地的快速展开准备状态到导弹点火后拖着巨大尾焰冲破苍穹的多个角度记录再到飞行阶段的轨迹画面整个流程的细节前所未有。 片子称这一整套操作“完全称得上是聚全球之力”这不仅体现技术复杂性更暗示其承载的战略威慑价值。 这段影像资料让去年的那次震动有了完整的、具象化的表达。

在展示战略重器之外火箭军也没有忽视常规力量。 片中出现多辆导弹发射车在公路上快速机动集结然后齐射中近程弹道导弹的场景。 这类画面强调了火箭军常规导弹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和火力密度。 至于此前已经公开亮相、外形极富未来感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这次并未出现在新画面中。 考虑到它在更早的公开报道中已经展现过公路机动和升空过程此次缺席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最后预警机作为关键节点多次在片中核心位置出现尤其是指挥歼-10C机群对抗“隐身目标”的场景点明了它是整个信息作战体系的大脑。 回溯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这场冲突如同一声惊雷彻底暴露了信息化装备和智能化作战思路对战争形态的颠覆。 无人机主宰空中侦察和精确打击、AI快速筛选情报、通信系统被电子战频繁压制撕扯...战争的面貌变了。 甚至随后一些地区间的武装摩擦比如东南亚的泰国和柬埔寨之间出现的小规模冲突中无人机之间互相攻击和超视距打击的画面也开始流传。

《淬火》宣传片在2025年7月末这个时间点正式发布它毫不回避地集中展示了中国军队在各个主流技术赛道上的实质性进展从海空主战平台的技术跃升到陆军无人化的创新实践再到战略威慑力量的透明度提升。 片子反复强调的共同主线就是各军兵种在“无声”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信息化成果。 视频最后的画面定格在预警机巡航的蓝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