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公司涨700%!AI算力基建刚需,光模块订单激增,中企拿下全球70%市场

意昂体育介绍 2025-09-01 11:12:16 198

全球AI竞赛进入白热化,算力需求每3个月翻一倍,但鲜少人知道:GPU集群竟有20%的时间在“等数据”。

光模块,这条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正成为破局关键。英伟达、谷歌等巨头疯狂加码,800G光模块订单激增,1.6T技术提前量产,中国企业拿下全球70%市场。

这场由AI驱动的“光速革命”,已催生新易盛700%、中际旭创550%的股价神话。

AI算力引爆光模块需求

GPU集群的算力瓶颈不在芯片本身,而在数据传输。OpenAI测算,大型AI训练任务中,超过20%的总成本来自通信开销。

当GPU集群规模扩大,传统电信号传输遭遇物理极限:信号衰减、功耗激增、散热失控。结果就是,你花400亿美元买的1万张GPU,有20%时间在“发呆”,数据卡在隔壁机柜的路上。

英伟达的解决方案是Spectrum-XGS以太网架构,通过光网络将多个数据中心“逻辑融合”为统一算力工厂。

谷歌更激进,其OCS全光互联系统直接干掉传统电交换机,用MEMS镜阵列动态切换光路,实现毫秒级直连。这套系统让谷歌数据中心功耗降40%,延迟砍半,单台设备毛利高达9000美元。

巨头行动直接转化为订单。2025年上半年,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69%至874亿美元。中际旭创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7%;新易盛营收104.37亿元,暴增283%。

800G到1.6T的技术跃迁

光模块正经历史上最快迭代。2023年,400G还是主流;2024年,800G市占率超40%;2025年,1.6T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技术周期从过去的4年缩短至2年。

驱动升级的是算力硬需求。单台AI服务器需配置8-12个高速光模块。英伟达GB300平台中,单GPU对应光模块比例从1:2.5升至1:5。OpenAI的GPT-5训练集群更是依赖1.6T模块支撑万亿参数模型。

中国企业成为技术先锋。中际旭创800G光模块全球市占率超40%,1.6T硅光模块良率突破98%;新易盛的LPO技术将光模块功耗降低40%,通过英伟达认证;天孚通信的高端光器件全球市占率35%,激光器芯片打破美日垄断。

中国厂商的全球卡位战

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中国企业已占7席。中际旭创以33亿美元营收登顶,新易盛从2023年第7位飙升至第3位。三巨头主导产业链:

中际旭创:独家供应英伟达NVLink高速光模块,800G产能利用率超95%

新易盛:LPO技术获微软、亚马逊订单,北美超算中心份额超25%

天孚通信:CPO光引擎切入英伟达供应链,2026年量产计划已启动

上游核心器件国产化同步突破。光迅科技量产25G EML芯片,军用光模块毛利率超50%;源杰科技攻克1000mW激光芯片;长飞光纤的空心光纤传输延迟比传统光纤低30%,成为OCS系统核心材料。

LPO与CPO:功耗战的终极武器

光模块功耗已成数据中心“电老虎”。800G模块功耗达30W,是早期10G模块的30倍。若按传统方案,2030年光模块将吃掉数据中心15%的电力。

两大技术路径正在破局:

LPO(线性直驱):砍掉功耗大户DSP芯片。传统方案中,7nm DSP芯片占400G模块50%功耗。新易盛的LPO方案将800G模块功耗从13W压至4W,延迟降低75%,成本下降8%。

CPO(共封装光学):把光引擎“焊”在芯片上。英伟达选择此路线,将光模块与GPU封装在同一基板,信号传输距离缩短90%,功耗再降55%。天孚通信的CPO光引擎已送样测试,2025年Q3将搭载在英伟达第一代CPO交换机。

繁荣下的暗涌:价格战与技术悬崖

行业高景气背后藏有三重风险。

价格战已现端倪。部分厂商800G光模块报价跌破2000美元,较年初下降30%。国内厂商扩产激进,2025年产能规划超行业需求增速20%,产能过剩隐忧浮现。

技术迭代如同悬崖跳跃。1.6T尚未普及,3.2T研发已启动。台积电与博通合作,在3nm工艺上调试微环调制器,计划2025年量产1.6Tbps光电器件。跟不上节奏的企业可能被淘汰。

地缘政治加剧供应链风险。美国拟限制高速光模块对华出口,而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率仍不足10%。华为通过海思自研25G DFB芯片,将国产化率提升至50%,但200G以上芯片仍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