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芬持股盘点,中央汇金社保基金加持,5元以下低价股潜力股推荐

意昂体育介绍 2025-10-07 19:15:11 104

牛散、央汇和社保一起盯上的那几只“白菜股”,市场像菜市场一样吵翻了

傍晚下班路上菜市场的灯一亮,摊主吆喝声像炮仗炸开,股吧里也跟着炸了锅,上海建工连拉三个涨停,邻居大爷跟我说“这股啊,我隔壁表弟早就喊买了”,我心里那个懵——原来不仅有散户,中央汇金和社保基金也抢着抱,那感觉就像隔壁摊突然被城管点名表扬,大家都挤着要买菜。

我先把最硬的事实摆出来,四只市价在5元以下、二季度被牛散张素芬和中央汇金、社保基金同时重仓的公司是青松建化、阳光照明、陕国投和新兴铸管,这几家现价分别约4.67元、3.61元、3.73元、3.86元,持股数字能抠出眼泪来,社保五零三在青松建化持股4400万股、张素芬仍有2080万股,中央汇金在阳光照明握有3023.56万股,张素芬在阳光照明也有997万股,张素芬在陕国投持有7850万股而中央汇金握着5096.63万股,新兴铸管有社保四一三的5010万股、张素芬3650万股,还有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二的2820万股。

往事回放一下,早年这些行业是信仰式的玩法,水泥厂那会儿是区域垄断的“老王靠着一条生产线活了三代人”,照明行业的老工厂靠技术和渠道吃了十几年饭,信托公司靠地方国资任性给项目背书,铸管行业是工程配套的命脉,大家看好基本面就长期抱,像邻里之间互相传菜谱似的,讲究的是稳稳的日子。

但市场玩法变了,资本玩家学会了把“故事”做成商品,算盘子、炒预期、打情绪,长期看真的不值钱,短期故事能把人套进去,曾经靠着产品质量赢口碑的企业,现在也被财务话术、并购传言、场外资金对赌给包了一层糖衣,糖衣甜的时候股价嗖嗖上涨,糖衣破了,流动性像掉进下水道。

现场吵起来的声音很杂——公司门口保安眼神飘忽,老员工在厂区门口絮叨“前两年还赶订单,现在就是忙着看资金流”,投资者群里有人发截图说“社保和央汇都在这儿,你们还犹豫啥”,也有人在股吧怒喷“这就是割韭菜新套路,你们看着清”,网友开始玩梗,股吧头像换成菜篮子、评论底下堆满“白菜股”戏谑,直播间里财经博主也开始互相嗆声,套路拉高、洗盘、甩货的节奏明显,谁也不让谁。

更扎眼的是数据,不是抽象的“资金流入”,而是具体数字,张素芬在陕国投减仓300万股后仍持7850万股,说明大户换手但不走人;社保在青松建化二季度加仓200万股后持股4400万股,显示长期机构在布局,这种数字让市场情绪像煮开的油锅,又刺激又危险。

政策这头也没闲着,《价格法修正草案》在金融资产定价和市场操纵方面的条款讨论还在进行中,上头态度越来越明显是要收紧不规范定价和内幕交易,但现实是下头的资金还在按自己的节奏疯狂博弈,监管的影子拉长了玩家的心态,既怕被盯上又想趁着监管不严先吃一口肉,这种张力让交易的节奏更激烈,既有看守的恐惧也有抢跑的贪婪。

行业内的矛盾被放大,昔日靠产能、渠道和工程保障的企业,现在要同时应对资本市场的情绪波动和政策预期变化,员工吐槽普遍是“上头说要稳,钱却往外走”,管理层在年会上的话变成表演,投资者关系团队每周像做秀一样解释业绩和方向,外面交易的声音更像街边小贩吆喝,而不是企业本分的经营。

场外的普通人——小散、社区大爷、小公司会计——觉得事儿变复杂了,四只股价都在个位数区间,数字好看,门槛低,入场像买菜一样轻松,但掉进去就可能一趟到底,很多人抱着“看到社保和央汇就放心”的侥幸心理,结果是资金集中度高、一波拉升后换手、长期持有人被动承接,这种局面让普通人既想搭便车又怕被甩到后面。

与此同时也有机会,什么路子能躲坑,普通人要学会三件事,第一看主业现金流和订单,不要只看股价和故事,第二留好止损线和仓位,不要全部压在几只“故事股”上,第三关注持股结构和大股东动态,像今天这种被央汇和社保双重背书的个案要警惕但不能盲信,数字背后是人心。

街头的气氛没因为股市的热闹而变好,倒像菜市场遇上节日,人多热闹但踩踏也多,监管的铁拳可能会来,但来之前总有一段“锦上添花”的时间,参与的人心里明白这是局也是机会,外面的人则憋着劲儿说“别慌,别急,别把家底都搭进去”。

最后一句话的现实建议,别把社保、央汇当成万能背书,别把散户的热情当成安全垫,市场里数字会说话,要会读数字、会看历史、会立刻收手,这样才能在这锅热闹里稳住身子,不被当成那口最后被煮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