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万投4只ETF赚5.8万:我的调仓思路全公开

意昂体育介绍 2025-08-31 09:59:51 148

8月20万投4只ETF赚5.8万:我的调仓思路全公开

最近翻交易记录时,我盯着账户里的收益数字直乐——8月刚过完,20万本金分投的四只ETF,居然多赚了5.8万。一开始我还觉得“这是撞大运了吧”,但对着账单一笔笔核对,发现还真不是瞎猫碰死耗子。今天就把这笔账摊开了聊,不管你是刚接触ETF的新手,还是和我一样摸爬滚打几年的老股民,希望能给你点实在参考。

先说说我咋分配的:20万拆成四份,每只ETF投5万,分别是通信、科创芯片、稀土、香港证券。选这四个方向,说白了就是看中它们8月可能有“东风”——通信沾5G建设的光,芯片缺货涨价,稀土供需紧张,港股券商估值低。但实际操作下来,四只ETF的表现比我预想的更有“个性”。

第一只通信ETF(515880),8月直接给我“上了一课”。7月底我看行业新闻,三大运营商半年报里光模块采购量涨了30%,某龙头企业还说800G光模块量产良率破了95%。当时我还嘀咕:“这是短期炒作吧?”结果8月刚过半,这只ETF就像坐了火箭,从2.1元蹭蹭涨到3.06元,月底一算涨幅45.89%,5万本金净赚22945元。后来我翻了翻机构研报才发现,原来5G基站建设进入密集交付期,光模块需求激增,厂家订单都排到年底了——这哪是炒作,分明是业绩实打实撑起来的。

第二只科创芯片ETF(588200),8月走的是“稳扎稳打”路线。7月就有消息说中芯国际先进制程良率突破90%,到8月更热闹:长江存储的NAND闪存悄悄涨了5%,苹果新机发布又带火消费电子,连之前犹豫的机构资金都开始往半导体板块涌。这只ETF从1.2元涨到1.63元,涨幅35.72%,赚了17860元。和做半导体销售的朋友聊天时,他拍着我肩膀说:“现在晶圆厂订单排到年底,二手光刻机价格都涨了——这行情,想不涨都难。”

第三只稀土ETF(516150),8月属于“闷声发大财”。7月底缅甸稀土矿进口受限的消息开始传,国内分离厂库存很快降到三个月低位;需求端更热闹,新能源汽车为了抢市场,主动提价买高性能磁材,风电整机厂也在抢装“以电代油”项目。这只ETF从1.8元涨到2.32元,涨幅29.21%,赚了14605元。我特意查了稀土现货价格——氧化镨钕8月均价较7月涨了8%,矿山端惜售、下游抢货,这波涨势根本藏不住。

第四只香港证券ETF(513090),8月确实有点“拉胯”。5万本金投进去,月底才赚2565元,涨幅才5.13%。仔细一分析,问题出在港股整体流动性上——美联储“年内再加息”的消息压得恒生指数抬不起头,大部分时间在18000点下方晃悠;内地券商股虽估值低,但市场都在等“活跃资本市场”的具体政策落地,资金不敢轻易进场。有天看港交所公告,某头部券商7月净利润环比降了15%,更让板块雪上加霜。

四只ETF的收益加起来:22945+17860=40805,再加14605是55410,最后加上2565,总共57975元。20万本金变成257975元,组合8月涨幅约28.99%——这个成绩超了我年初定的“年化20%”目标,但也让我更清醒:市场永远在变,8月的成功是“赛道景气度+市场情绪”的双重结果,9月必须更谨慎。

投资最忌“刻舟求剑”,9月的调仓策略我反复核对了各ETF的基本面和市场情绪,总结出几个关键动作,都是大实话:

通信ETF:减仓锁利,留底仓等回调

8月的大涨让板块短期回调压力不小——技术上看,连续三周阳线后MACD出现顶背离;基本面上,部分5G概念股高位放量滞涨,资金开始“打退堂鼓”。我打算减持30%-40%(约1.5万-2万元),先把赚的钱稳稳揣兜里;剩下底仓继续拿,要是回调超9%且成交量萎缩(说明抛压衰竭),就补仓摊薄成本;但如果放量下跌(单日换手率超5%),说明资金出逃,必须再减仓。

科创芯片ETF:拿稳底仓,回调就加

半导体板块的中长期逻辑太硬了——国产替代加速(中芯国际14nm良率已超95%)、消费电子复苏(苹果新机预定量破纪录)、AI芯片需求爆发(英伟达H100芯片国内订单排到明年)。我决定维持5万底仓不动,要是回调5%-8%(对应净值到1.55-1.5元区间),就用减持通信ETF的钱加5000-10000元。不过得盯着两个风险点:一是半导体价格周期(DRAM价格跌超5%可能是短期见顶信号);二是美国政策(要是新增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暂停加仓)。

稀土ETF:跟踪供需,灵活应对

稀土的魅力在“波动大、弹性高”,但风险也在这儿。9月得重点盯两个指标:一是稀土现货价(氧化镨钕跌破45万元/吨可能是情绪性杀跌,可分批买);二是新能源汽车销量(8月销量环比增超10%说明需求旺)。我的策略是保持5万持仓,要是现货价跌且销量差,减持20%;要是供需持续向好(比如缅甸矿进口限制加码),就继续拿。

香港证券ETF:降低仓位,等催化

这只ETF的问题在“资金效率低”——弹性小、波动慢,5万本金8月才赚2500元,不如把钱放更活跃的板块。我打算减持50%(2.5万元),置换到科创芯片ETF(回调时)或稀土ETF(供需向好时);要是港股出明确利好(比如美联储9月降息、内地推“T+0”试点),再考虑加仓,否则维持2.5万低仓位观望。

8月的操作让我明白,ETF投资不是“买了就躺平”,而是要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景气度延续的多拿,短期超涨的及时止盈,低估的优质赛道耐心等。市场永远在变,但抓住“景气度+估值”的平衡,才能让账户稳步增长。

9月的A股或许依然震荡,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多观察少冲动,把钱放在对的赛道上,时间自会给我们答案。

投资路上,慢就是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