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网新有望大涨吗?转型中显潜力!锚定 AI 算力+政策红利,产学研优势筑竞争壁垒

新闻动态 2025-10-08 09:53:01 148

转型阵痛中孕育新机,科技老兵正在AI算力浪潮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浙大网新这家背靠浙江大学的老牌科技企业,正经历着从传统IT服务向AI算力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艰难转型。

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只股票是否有望迎来大涨?我们可以从公司基本面、经营状况、核心优势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01 近期业绩表现:亏损收窄背后的转型信号

浙大网新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5.65亿元,同比增长6.68%,这表明公司的市场拓展和业务运营基本保持稳定。

但是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506.94万元。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同期已经收窄了1704.33万元,改善幅度超过53%。

这就好比一个正在减肥的人,虽然体重仍然超标,但已经看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往往是最令人鼓舞的阶段。

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的产业数智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政府数智化业务和基建数智化业务分别贡献了2.13亿元和1.72亿元收入,而智算云服务业务收入为1.49亿元。

02 核心业务转型:从传统IT到AI算力的跃迁

浙大网新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业务转型。公司传统上是一家为政府和全球产业客户提供从咨询规划到架构设计、软件开发及外包、软硬件集成、运营维护的企业。

现在公司正全力向智算中心领域转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青聚智算管理平台已为多个智算中心提供算力资源服务,基于大模型应用服务平台的“浙大先生”高校智能体平台也已正式上线提供服务。

不过转型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公司坦言,整体进度不及预期,同时存量数据中心上架进度也不及预期,导致智算云服务业务亏损。这种情况很像一辆正在高速行驶中更换轮胎的赛车,虽然风险很大,但一旦成功,就可能迎来飞跃。

03 独特优势分析:产学研结合的稀缺价值

浙大网新拥有一般企业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公司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资源,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独特优势。

这种高校背景不仅带来技术支撑,还为公司提供了品牌背书和人才输送渠道。公司连续23年上榜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并获评“2024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等荣誉。

在具体的业务领域,公司已经成为浙江省政务云独家运营商,在浙江省政务云市场占有率超过80%。这种地域性垄断优势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现金流。

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参与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杭州智慧老兵、残疾人就业精准帮扶基层工作系统等项目,这些项目均入选“2023年度长三角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优秀案例”。

04 政策红利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受益者

浙大网新的发展深深植根于国家政策土壤。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这一政策直接利好浙大网新的“东数西算”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布局。同时,国家推动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也为公司能源数字化业务打开增量空间。

浙江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数字化需求,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受益于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资源,多次成为省内软件行业评选的标杆企业。

05 技术创新布局:面向未来的技术储备

在技术创新方面,浙大网新正在多领域布局。公司持续开展云擎平台的设计、研发与部署,实现了多路大模型负载及计费系统的研发落地,完成开源模型微调系统的调研与应用部署。

公司聚焦行业典型场景,以AI服务能力助力行业用户数智化转型升级。公司开发了面向数智政府的“大先生·政务版”、“飞梭”数字员工平台两款引擎级产品。

在更具前瞻性的技术领域,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浙大网新通过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杭州浙大余杭量子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在量子通信、算力基建等领域进行技术储备。

06 市场表现分析:资金关注度与估值水平

从市场表现来看,浙大网新近期受到了资金关注。2025年8月22日,公司股价出现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3.93亿元,成交额冲破20亿元,换手率达到17.64%。

这种资金关注度与公司多重热点概念叠加有关。公司为摩尔线程核心分销商,间接持股中昊芯英,并与浙大联合发布基于DeepSeek基座的OpenBuddy大模型,形成“AI算力+芯片+大模型”多重热点共振。

从估值角度来看,公司当前市净率3.54倍处于5年70%分位水平。这一估值水平反映了市场对公司转型前景的一定期待,但也需要基本面的进一步验证。

浙大网新目前的状况就像一艘正在更换引擎的巨轮,虽然暂时速度不快,但一旦新引擎安装完毕,就有可能迎来加速度。

公司实现大涨的可能性取决于其转型进度和市场情绪的共振,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公司智算业务进展和市场份额变化。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