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械内战爆发!柬埔寨AR-2火力全开,泰军F-16为何吓得不敢动?
泰柬边境炮声骤起,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纸面实力占优的泰国,在初期交锋中竟陷入被动。更令人瞠目结结舌的是,柬埔寨凭借其中国产90B火箭炮,三分钟内倾泻80枚火箭弹,实现了“打了就跑”的战术精髓。
拥有F-16战机和VT-4坦克的泰军,为何会遭遇如此局面?这不仅是军事装备的比拼,更是战术思想、国内政治以及地缘博弈的复杂交织。
炮火教学:现代对古董
这场冲突,像极了一堂残酷的现代炮兵教学课。柬埔寨的90B型122毫米自行火箭炮首次实战,其“分散-齐射-撤离”战术,让对手难以反击。更别提射程130公里的AR-2型远程火箭炮,在北斗制导下,曾精准打击泰国境内10多公里处的无人机阵地,这可是“斩首”行动的教科书案例。
柬埔寨还有上百门96式122毫米榴弹炮,用来进行360度火力覆盖。他们将有限的现代化火力发挥到极致。反观泰军,初期炮战竟然祭出二战美制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这款1941年的老古董,射程短、转移靠人工,在柬军的现代化打击下,俨然成了固定靶。
兵力雄厚,指挥却迷失?
泰国可不是没有家底。它拥有50架F-16战机、52辆中国产VT-4主战坦克,甚至有自产的卫士-2火箭炮和一艘轻型航母。陆军步兵装备也混杂着中国、以色列和美国的武器,可谓一个“武器联合国”。
然而,在冲突初期,泰军却放弃了空中优势,执着于地面炮战。这种“扬短避长”的策略,被军事专家视为现代战争的反面教材。尽管泰国声称F-16摧毁了柬军指挥部,但柬方否认。泰军指挥层为何做出如此选择?难道真的是指挥无能,或者另有深意?
稀土迷局与政治烟火
回到冲突的根源,那块4.6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不仅是历史遗留的边界模糊区,更是因为近期探明了一处价值高达6000亿美元的全球最高品位稀土矿,才突然变得炙手可热。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引爆冲突的导火索。
今年5月,双方巡逻队交火,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泰方指责柬埔寨秘密开挖坑道。近期,泰国能源集团在洪森特批下介入勘探,随后泰军士兵踩雷截肢,泰国随即驱逐柬埔寨大使,冲突正式升级。
国内大戏,边境为台
这场边境冲突,更像是两国国内政治压力的外部投射。柬埔寨方面,洪森家族完成权力交接,新首相洪玛奈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重压下的经济困境,急需外部事件转移国内矛盾,凝聚人心。向联合国安理会求援,也是向美国示好,在中美之间玩平衡的策略。
而泰国这边,他信家族与洪森家族关系破裂,泰国军方和保守派急需借对柬埔寨强硬,来巩固其国内政治地位,回应民族主义情绪。有限冲突既能展现姿态,又能避免全面战争的巨大代价。中国作为双方的重要伙伴,迅速出面“劝和促谈”,扮演着区域稳定器的角色,不希望局势失控。
笔者以为
泰柬边境的炮火,既为资源与主权,也为各自国内的政治账本。它更像一场精心计算的“武装表演”,双方都在试探底线,安抚民意,同时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小心落子。前线的炮火再激烈,棋盘后的玩家们,可能比前线的士兵更加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