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大使叫嚣“卧薪尝胆反攻中国”,却忘了中国工业能造多少航母导弹?
2025年8月5日,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日媒访谈中抛出惊人之语:宣称钓鱼岛“属于日本”,并呼吁日本对中国“战略性卧薪尝胆”,等待“中国衰弱”时机,最终“一决胜负”甚至“对华开战”。
这番言论迅速引爆舆论,被批为“挨打不记打”的军国主义复辟梦呓。
垂秀夫任驻华大使期间(2020-2023年)曾以“和而不同”示好,卸任后却彻底撕下伪装。 2023年10月,他公开威胁中国:“若中国不改变在东海、南海和台湾的行为,G7将联手‘帮’中国改变。 ”此言导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紧急召见抗议,但垂秀夫拒不改口。
挑衅的是,他声称“90%日本民众反感中国”,试图将民粹情绪武器化。 然而,这一数据被日本学者驳斥为“选择性民调”,实际日本社会对华态度复杂,且高度依赖中国市场,2024年日本对华贸易额超3500亿美元,汽车、电子产业命脉系于中国。
垂秀夫扬言“等待中国衰弱”,但现实是中日军力差距已达代际层级:
国防预算碾压:2025年中国军费2668.5亿美元,日本仅570亿美元,相差4.7倍。 中国军工产能可月产1艘护卫舰、20架战机;日本F-35战机维修需返厂美国,弹药储备仅达战备标准的60%。
海空力量代差:
中国海军舰艇754艘(含3艘航母、8艘055万吨驱逐舰),总吨位240万吨;日本仅159艘(含4艘准航母),无核潜艇、无远程导弹。
中国歼-20隐身战机230架,雷达探测距离200公里;日本F-35仅80架,雷达反射面积是歼-20的10倍,且缺乏对地攻击能力。
战略威慑真空:中国拥有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10倍音速)和500枚核弹头;日本无核武器,对高超音速武器拦截率不足20%。
模拟冲突推演:解放军可在72小时内瘫痪日本空自基地,两周控制东海制海权。 日本防卫省内部报告承认:“若中国动用火箭军,自卫队防御将瞬间崩溃。 ”
垂秀夫的狂言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政治极右化的缩影:
参政党黑马逆袭: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中,极右翼“参政党”席位从1席飙升至15席。 该党鼓吹“日本人优先”,主张限制中国投资、删除和平宪法第九条,甚至“不排除拥核”。
民粹燃料:经济焦虑与排外转嫁:日本通胀达33年新高(4.3%),青年实际工资连续10年萎缩。 参政党将矛盾转嫁中国,煽动“外国人抢走养老金”谣言(YouTube播放超2亿次),事实上外籍居民仅占日本人口3%,犯罪率与本地人相当。
自民党的右倾合流:为保住政权,首相石破茂被迫向极右妥协。 党内鹰派高市早苗等人推动“扩军反华”议程,甚至主张“联合台湾构建信息战联盟”。
垂秀夫声称“钓鱼岛属日”,现实截然相反:
中国海警2025年常态化巡航钓鱼岛,千吨级执法船数量达157艘,配备76毫米舰炮;日本海上保安厅仅71艘主力船,最大吨位不及中方一半。
日本石垣岛部署的12式反舰导弹射程仅1000公里,而中国东风-26导弹射程4000公里,可覆盖关岛。 日方所谓“离岛防御”实为心理安慰。
垂秀夫臆想“中国衰弱”,数据打脸毫不留情:
经济对比:中国工业产值等于美俄德总和,半导体、新能源技术持续突破;日本GDP被印度反超跌至全球第四,30年通缩未解,国债达GDP的270%。
社会危机:日本少子老龄化(老年人口占30%)触发劳动力断层,若驱逐380万外籍劳工,物价将飙涨20%。 参政党主张“废除消费税”更将导致年税收损失30万亿日元,加速财政崩溃。
历史不会忘记: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日本签署《波茨坦公告》,承诺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
80年后的今天,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巡航的航迹,火箭军指向日本列岛的导弹,都在提醒某些人:挨打若不记打,只会迎来毁灭。#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