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新剧在中国市场反响不佳 争议辱华台词引网民不满
曾经在观众心中有着“零差评女神”之称的全智贤,竟然因为新剧《暴风圈》在中国市场出现了问题!
剧里不仅刻意贬低大连,还硬生生塞进了毫无底线的辱华台词,立刻让网友们集体愤怒了。
一些韩剧接连出现类似问题,这到底是出于无知,还是故意挑战中国市场的底线呢?这种现象背后究竟反映出了什么情况呢?
商业中的流量奇迹密码
提到全智贤,大家想到的多半是《来自星星的你》里那个活泼可爱的“千颂伊”。
因为她主演的《我的野蛮女友》和一部超级火的韩剧,她在咱们国内特别受欢迎,粉丝们简直把她当成完美无缺的女神一样崇拜。
谁能想到,44岁的她今年因为新剧《暴风圈》在国内网络上遇到了这么大的反对声浪。
一夜之间,“女神滤镜破灭”的声音响彻云霄,就连不少老粉丝也直言,觉得她的样子好像因为心态变了,显得有些“冷酷”了。
这次显然不是简单的失误,更像是一个依赖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在全球娱乐业的矛盾中,暴露了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
全智贤在中国被称为“女神”,这不仅仅是靠她的作品实现的。
自从《来自星星的你》播出后,全智贤在社交圈里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她凭借“冻龄女神”的称号,不断吸引人们的目光,曝光率极高,形象始终保持着完美状态。
这一套操作立竿见影,她的名气迅速飙升,成了广告圈里的“香饽饽”,各大品牌都争着跟她合作。
赚钱的路上总是会有隐患。之前她代言恒大冰泉矿泉水时,就出了问题。原因是产品上的水源地写的是“长白山”,而不是韩方常用的“白头山”。
这事儿在韩国闹得沸沸扬扬,全智贤立刻决定解除合约,想和合作方彻底划清界限。不过,长白山还是长白山,名字没变。
简单来说,她现在在中国市场合作,主要依靠的是一个不涉及政治的娱乐消费共识。
粉丝们最关心的是她的形象和作品,至于那些地缘政治的敏感话题,他们暂时先不提了。
好吧,这层窗户纸迟早是要捅破的。以前的争论还算不上什么大风波,但这次的新剧《暴风圈》可不一样,它几乎把所有可能惹恼中国观众的元素都集齐了,就像是把一堆麻烦事打包在一起。
这不仅仅是偶然,而是从视觉到对话,彻底摧毁了所有的信任。
资本游戏里,谁也别想溜走。
剧中最具挑衅意味的场景,莫过于那次会议,现场铺着一条大红地毯,上面醒目地印着五颗黄色的五角星。
这种设计让很多网友觉得是在故意贬低中国国旗,侮辱的感觉非常明显。
一看之下,发现这视觉上的错误远不止于此。电视剧中把我们中国的大连这座海滨城市描绘成一个破旧的渔村,简直让人难以相信是同一个地方。
为了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种落后的感觉,剧组特意选择在香港一个破旧的棚户区拍摄,还大量使用暗色调的滤镜和繁体字招牌,使得整个场景看起来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刺眼。
剧情里直接把偏见摆在大家面前,反派角色全是中国人,而且总是说中文。还特别安排他们用拗口的口音背诵中国古诗,这样刻板印象就越发强烈了。
在一部影片中,由全智贤饰演的外交官角色,突然抛出一句直白的质问:“中国为啥总是喜欢打仗?”这句话如同一把尖刀,直接戳中了中国观众的敏感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现在面对这么大的舆论压力,想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剧组,或者简单地说一句“演员不知道详情”来应付,显然是行不通的。
在这场争论里,无论是资本方还是演员,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谁也逃不掉干系。
迪士尼作为主要投资者,他们制作的内容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几乎为剧集中的地缘政治故事设定了固定框架。
制作团队一边在中国市场大肆宣传编剧是“国宝级”,另一边内容里却夹杂着各种私货,这种投机取巧的心理真是暴露无遗。
有些网友发现,国内为这部剧宣传的博主可能悄悄删掉了被认为是有辱国家尊严的部分,这显示出他们心里很没底。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知名演员,全智贤在选择剧本和台词时有着很大的决定权。她不仅愿意出演这个角色,还亲自念出了那些引发争议的台词,这本身就表明了她的态度。
这件事表明他们团队要么忽视了潜在风险,要么在地缘政治的理解上存在明显的偏见。
看看她的经历,发现这“不讨喜”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除了那次因为代言“长白山”引发的争议外,她主演的电视剧《王国》也被指责含有不尊重中国的元素。不过那时候她在剧中的戏份不多,所以没引起太大的关注。
现在看来,这可能显示出她团队在应对中韩敏感问题时常用的策略。
《暴风圈》这部新剧,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标志。以前那种仅靠营销“人设”就能在中国市场大红大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