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快去吴京评论区逛逛,笑料不断,网友犀利如刀

新闻动态 2025-09-10 22:24:11 165

屏幕上那个硬邦邦的吴京,居然变成了大家乐呵呵的开心源?

那一晃头的动作,再搭配上一句搞笑又夸张的话,结果让吴京瞬间变成了全网最火的表情包,吸引了满满的关注。

心情不佳的时刻,只要拿出手机搜一下吴京,保证笑得你直不起身来。

从“蚯蚓我是吃遍了的”,到“我跳过楼你跳过吗”,他的话一句比一句被网友们搞出了新花样。

他的评论区,差不多变成了现代网友们灵感碰碰的创作乐园。

魔性的搞笑担当

其实吴京被拿来抽象的事情,早就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最近又被大家翻出来聊了起来。

当年《战狼2》一火,也就是那会儿,他接受了央视的采访。

网上撒开疯传的那些“京味儿”话,大多也是那次采访里蹦出来的。

一看就知道,那时候的吴京整个人都飘了,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啦。

要不然也不会在央视记者面前说出“黑哥们儿”“把人干了”这种话。

央视当然不会让他这么放肆,还是把字幕改成了“非洲人”。

那会儿这些说法可是引起了挺大的骚动,不过考虑到《战狼2》本身争议比较激烈,大家的关注点也都被转移了。

不过前段时间吴京主动宣传《再见,坏蛋》之后,这股“京语风”又突然又开始刮起来了。

你看他那评论区,几乎每句话都免不了“吴京句式”。

有人就喜欢拿自己的经历照模板:“我在拼夕夕提现过,你试过没有?”

吴京的黑料里有说:“老婆吃饭是不用叫的。”还有一句:“17岁的时候,酒驾被抓。”

更有一些,干脆用动物来比喻,伤害不大,但侮辱性就挺强了。

采访里那些怪怪的话,说实话,听着还挺像是自己在夸耀而已。

再加上他摇头晃脑的表情包,脸上那种奇怪的微笑,真是挺有魔力的感觉。

这个时候看到网友们写的小故事,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了,控制不住那种笑意。

不过啊,也能看出来,有些人只是逗趣调侃,有些人可是真的挺讨厌他的。

他说他是唯一一个没上过战场,却得了退役军人综合征的人。

就这人来说,他只演过两部战狼剧,居然还能萌生出一辈子的军旅情谊。

这人真是过分得很,直接开怼,啥乱七八糟的话都敢往外说,毫不留情。

这事情真让人觉得怪异,吴京到底做了啥,居然被黑成这样子?

从神坛到群嘲

回想当年,《战狼》这系列一出场,票房那叫一个火爆,直接把别的电影甩在后头,真是无敌了。

吴京靠着这两部影片,一下子就跃升成了国内影坛的顶尖明星。

甚至有人喊“战狼”已经变成了口号,吴京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那位铁血硬汉的象征。

那会儿电影圈里,恐怕没有谁能和他的热度相提并论。

人设这玩意儿,本身就像把双刃剑似的,利与弊都有。

在得意的时候,它能帮你登上巅峰;一旦陷入低谷,它又会拉你跌入地狱。

吴京在电影中塑造的角色,真是让人难以忘怀,深刻到心底去了。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对他的期待度高到吓人的地步。

他的每个动作都在放大镜里被细细观察,哪怕一丁点失误都能被放大到极致。

有人拍到他穿着国际品牌的衣服,结果被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

看到他代言国产品牌使用的还是外国手机,人们就觉得他是个“两面人”,“不爱国但吃爱国饭”这套说辞倒挺贴切。

甚至有人传谢楠拿到了外国护照,他也因此成了“我爱国,但家人自由”的反面教材。

虽然后来证明他们全家都是中国人,但他的名声已经有了些许裂痕。

之后,吴京逐渐频繁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里。

在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偶尔会露出演员们最真实的一面。

吴京的真实状态,搞得不少一直带着粉丝滤镜的粉丝们挺失望的。

人们对他期望得挺高的,觉得他得完美无瑕,是爱国精神的象征,不能有一点点漏洞。

他跟老婆也会争吵,打游戏输了也会发牢骚,说到的事情不见的都能办到。

他看来也就是个普通百姓。

再者吧,他那种强势的男子气概,确实让人觉得挺烦人的。

他总是反复演绎同样的角色套路,观众们听腻了,难免觉得有点乏味。

各种原因一齐出现,他才毫无悬念地从神坛跌落到谷底去了。

娱乐化的符号

一开始,吴京遭骂,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友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毕竟,他那些和“人设”不搭的举动,让不少人在心里觉得不舒服。

于是趁着他那部新电影扑街的事儿,在评论区里尽管发泄心里的不满。

那会儿的骂声,多少夹杂着点怒火和责备的感觉。

后来那些爱发泄的人一看,发现他身上也没啥太大的把柄,翻来覆去也就那么点料。

讲一遍两次还觉得挺有趣,次数多了反而就没啥新鲜感,懒得再啰嗦了。

刚开始第一拨网友玩腻了,没多久第二批就赶紧跟上来了。

后来的人又拿那些老掉牙的旧事不断翻新炒作。

日子一长,“京句”竟然慢慢变成了网络上的一个火爆梗。

就算根本不认识吴京的人,也会跟着打个招呼,说几句他的话。

现在的人们不单纯为了骂而骂,反而把吴京变成了一种娱乐的象征或者说一个符号了。

“京句”也变成了大家用来调剂枯燥生活的一种趣味调料了。

眼下的吴京,跟当年蔡徐坤挺像的,似乎都陷入了全民的“黑”潮中。

要细品的话,这两人其实也没做啥令人难以原谅的大事。

跟其说是在抹黑,不如说是网友们利用“梗”来展现他们的娱乐态度更贴切一些。

吴京曾经可是超级巨星,话题性十足,算得上是玩梗的绝佳人选。

大家用调侃吴京,一方面可以找点乐子放松一下,另一方面也能显摆自己的幽默感和脑洞大开。

再者,这种事情,一旦有人先说开了,传开去的速度可是飞快,网上一传十十传百,热闹得很。

因此,吴京的评论区变成了大家的“娱乐天地”也是情理之中。

这实际上也反映出,如今的观众已经不会再盲目迷信“完美人设”了。

演员就是扮演的那个人,角色只是扮演的对象罢了。

里的角色是正派的,全靠剧本设计,跟演员没啥大关系。

大家平时更喜欢看真憨、接地气的人和事儿。

玩梗其实是打破对明星那层虚假的滤镜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其实,大家想要的不是那种站在神坛上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能为繁忙的日子带来一点片刻休息的那一位。

结语

过去的银幕英雄,现在在网友的巧思演绎下,变得特别贴近生活。

有时候调侃不一定是出于坏心,而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