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球员拒绝出场:十次俱乐部与球星之间的权力博弈

意昂体育介绍 2025-08-29 17:35:05 117

亚历山大·伊萨克这事儿闹得挺大,纽卡斯尔联的前锋整个夏窗都在单独训练,就因为想转会利物浦。1.1亿英镑的报价被拒后,瑞典人直接摆挑子了,说俱乐部失信于他,没法继续合作。社交媒体里那段声明写得挺绝,但这类戏码在英超根本不算新鲜。

C罗2022年干过更狠的,那时在曼联,对阵热刺时拒绝替补登场,滕哈赫直接把他下放青年队训练。其实想想也挺讽刺,回归时全是鲜花掌声,最后闹得如此难堪。毕竟他是C罗,但俱乐部终究是俱乐部。

拉希姆·斯特林2015年那出也挺典型,从利物浦青训出来,踢出名堂了就想走。曼城想要他,他就拒绝随队参加季前赛。最后5000万英镑成交,他倒是在曼城拿了四个英超冠军。年轻人想往上走,俱乐部想留人,矛盾就这么来的。

保罗·斯科尔斯居然也闹过?2001年因为没被安排在对利物浦的比赛中首发,接下来联赛杯对阿森纳直接玩消失。弗格森也没客气,重罚一笔。传奇归传奇,在老板面前谁都没特权。

威廉·加拉斯的手段就更极端了,想离开切尔西的时候,不光拒绝上场,还威胁要故意进乌龙球或者吃红牌。这种话放在今天估计得被媒体喷成筛子,但那时候转会市场比现在野多了。最后他去了阿森纳,切尔西则换来了阿什利·科尔。

马赫雷斯2018年1月为了去曼城,直接罢训。莱斯特城罚了款,但他回归后球迷居然也没太多怨言。可能因为他是夺冠功勋吧,人情这东西在足球里总是微妙的。

贝尔巴托夫2008年转会截止日加盟曼联前,直接拒绝代表热刺出战切尔西。列维不想卖,但球员心意已决。3000万英镑,弗格森得到了他想要的人。

帕耶特2017年从西汉姆联罢训回马赛的操作更伤球迷心,刚签新合同就闹离队,壁画被迅速撤下。这类事情里,球迷感情总是最容易被牺牲的。

基伦·戴尔2004年拒绝为博比·罗布森爵士出场,后来他自己都承认这是职业生涯最大遗憾。有时候球员一时冲动,根本想不到后果有多深远。

特维斯2011年拒绝在对拜仁的欧冠比赛中热身,被曼奇尼直接封杀。但几个月后他又回来了,还帮曼城拿了第一个英超冠军。这类剧情反转,足球世界里也不算少见。

莱斯特城的乌略亚2017年觉得被拉涅利“背叛”,拒绝再为球队出场。想走没走成,拉涅利下课了他反而留队续约。足球有时候就是这么荒诞。

伊萨克现在走的无非是老路,球员想追求更高平台,俱乐部紧握合同不放手。双方都在赌,赌时间、赌压力、赌谁先让步。从结果看,球员罢训罢赛真正能如愿的,其实一半一半。纽卡目前态度强硬,利物浦是否提高报价也不好说。这类博弈从来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面子、计划和权威。

说到底,职业足球终究是生意,但生意里掺着人情、自尊和算计。球员拒绝出场是最激烈的示威,效果如何却得看时机和运气。伊萨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成功案例?难说。但这类戏码,未来肯定还会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