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的华侨华人,为何不愿申请韩国国籍?只因中国比韩国强
聊起在韩国的华侨华人,可能很多人没太留意,其实数量不算多,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出头。
不过这些人大多不分散,主要扎堆在两个地方——首尔和釜山。
要是往前倒几十年,首尔还叫汉城的时候,华侨就已经在那儿聚集了,毕竟这俩城市是韩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不管是开个小餐馆还是做些进出口生意,都比其他城市容易谋生。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万多华侨里,超过95%的祖籍都是山东,像烟台、青岛、威海这些地方的人特别多。
想想也合理,山东跟韩国隔海相望,早年不少山东人乘着小船过去讨生活,有的做苦力,有的开杂货铺,慢慢就扎下根,一代代传了下来。
1992年是个关键年份,这一年中韩正式建交,之后韩国对华侨的入籍政策明显松了不少。
早年间,华侨想入韩国籍,得在韩国住满十几年,还得通过严格的韩语考试,甚至得熟悉韩国的历史文化,门槛特别高。
建交后不一样了,居住年限缩短到了五年,韩语考试也降低了难度,就连跟韩国人结婚的华侨,入籍流程都简化了不少,不用再跑那么多部门盖章。
但让人意外的是,多数老一辈华侨压根不感冒这些优惠政策。
你跟他们说“入籍方便了”,他们只会摆摆手说“没必要”,有的还会补一句“咱是中国人,入别的国籍算咋回事”。
在他们眼里,国籍不是一张方便办事的纸,是跟“根”绑在一起的东西,不能随便换。
老华侨们不愿意入籍,最核心的原因还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民族自豪感。
他们这辈人,大多是听着老辈讲历史长大的,知道以前韩国是中国的藩属国,每年都会派使臣来中国朝贡,就连韩国的文字、礼仪,早年都受中国影响很深。
虽然晚清的时候,中国国力弱,受了不少列强的欺负,但在老华侨心里,中国的文化从来都是东亚的中心——过年要贴春联、端午要纪念屈原、中秋要赏月思亲,这些文化根脉比啥都重要。
他们常跟后辈说:“就算咱在韩国住再久,也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咱的文化比他们的厚,这点到啥时候都不能丢。”
其实早在上世纪初,华侨在韩国就受过不少委屈,最明显的就是上学的事——当时韩国明确不让华侨的孩子上公立学校,摆明了就是想让华侨的孩子“忘本”。
但华侨们也有股子倔劲儿:你不让上,咱就自己建学校!当时不少华侨凑钱,有的出木料,有的出人工,在汉城、釜山的华侨聚居区盖起了校舍,取名都带着中国味儿,比如“汉城中华学校”“釜山华侨中学”。
学校里用的全是中国教材,语文教的是汉语拼音和简体字,历史课从炎黄尧舜讲到明清,连数学课本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除了上课,学校还会办各种节日活动:春节组织写春联比赛,端午教孩子们包粽子,中秋搞诗词朗诵会。
老华侨们只要有空,就会去学校帮忙,看着孩子们用中文唱歌、念课文,脸上全是骄傲,常说“咱的孩子没忘本,个个都认自己是中国人”。
不过话说回来,韩国不少大学对外国学生其实挺照顾的,录取分数比本地学生低不少,咱们华侨的孩子要是保留中国国籍,考大学能占不少便宜。
比如韩国最顶尖的三所大学——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本地学生想考上,高考成绩(按韩国的评分标准)差不多得500分才能有戏,竞争特别激烈,有的学生甚至要复读两三年。
但要是有外籍身份,比如咱们华侨的孩子,分数要求就低多了,大概考370分左右就能被录取,相当于降了一百多分。
除了这三所顶尖的,像成均馆大学、汉阳大学、庆熙大学这些有名的学校,对外籍学生也有类似的优惠,有的还会减免部分学费,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人去读书,显得学校更“国际化”。
不过华侨的孩子就算靠这个政策考上大学,也很少有人会改国籍,还是觉得“中国籍更踏实”。
在韩国待久了的华侨,不管过多少年,都一直保持着中式生活习惯,不是刻意装样子,就是想让自己有“没离开家乡”的感觉。
就拿吃饭来说,家里的厨房永远是山东口味,早上熬小米粥、吃馒头,中午炖白菜粉条、炒土豆丝,晚上偶尔包个饺子,很少吃韩国的泡菜和石锅拌饭。
有的华侨家里,家具摆设也是中式的,红木椅子、青花瓷瓶、墙上挂着中国结,看着就跟山东老家的屋子一样。
平时跟街坊邻居聊天,也还是说山东话或者普通话,就算会说韩语,也只在跟韩国人做生意的时候用。
逢年过节就更热闹了,春节肯定要挨家挨户给华侨老乡拜年,手里提着中国结当礼物;中秋会跟家人一起买月饼,不管是五仁的还是莲蓉的,只要是中国产的就觉得香;
就连清明,也会凑钱在当地找块地,给早年去世的华侨立块碑,用中文刻上名字,跟在老家祭祖一样。
现在咱们中国的发展,那真是让在韩国的华侨特别提气——经济总量早超过韩国了,而且不光是经济,好多方面都比韩国先进不少。
先说高铁,咱们中国的高铁里程加起来有四万多公里,占了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一半还多,不管是从北京到广州,还是从上海到成都,坐高铁几个小时就到了,又快又稳。韩国到现在也就几条短途高铁,速度比咱们慢,还经常晚点。
再看5G技术,咱们的5G基站数量全球第一,不管是大城市的写字楼,还是农村的村口,基本都能用上5G,刷视频、开视频会议一点不卡;
韩国虽然也有5G,但信号覆盖差远了,郊区基本没信号。
新能源汽车就更不用说了,咱们的比亚迪、蔚来这些品牌,在全球销量都比韩国的现代、起亚高,而且充电速度更快、续航里程更长。还有航天领域,咱们能自己发射空间站,还能去月球、火星探测;
韩国到现在还得靠美国帮忙,才能把卫星送上天。
每次在新闻里看到祖国的好消息,华侨们都会互相转发,嘴上不说,但眼里的骄傲藏不住——现在的中国,早不是以前了,作为中国人,走到哪儿都有底气,这种优越感,是装不出来的。
在中国人的心里,中国比韩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