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甲亢姐”中国之旅:偏见被现实击碎,眼神清澈如初

新闻动态 2025-09-11 05:14:07 158

在印度电视荧屏上,帕尔基·夏尔马以犀利言辞和激进观点著称,这位被观众戏称为"甲亢姐"的当红主持人,曾凭借对中国的一系列夸张批判收割流量。她宣称"中国城市落后如印度乡村",断言"中国夜晚充斥犯罪",甚至将中国科技成就贬低为"虚构的宣传"。这些充满偏见的言论,在2024年天津上合组织峰会期间遭遇了彻底颠覆。

作为印度媒体代表团成员,当夏尔马首次踏上中国土地时,天津海河两岸的景象让她瞬间失语。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写字楼与青砖灰瓦的历史建筑在暮色中交相辉映,智能清扫机器人沿街作业,LED景观灯带勾勒出城市天际线。这位曾坚信"中国街道肮脏混乱"的主持人,在直播镜头前罕见地沉默了数十秒,最终吐出一句:"这里和我听说的完全不同。"

峰会新闻中心的科技体验区成为认知颠覆的转折点。当AI人形机器人用印地语向她问好,当裸眼3D屏幕展现出吉尔吉斯斯坦的雪山与塔吉克斯坦的古城,夏尔马反复确认设备参数——这些超越印度科技展会水平的应用场景,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此前的信息茧房。更令她震撼的是场馆全绿电供应系统:100万千瓦时清洁能源的交易数据背后,是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承诺的具象化呈现。

数据不会说谎。天津港今年前七个月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突破533亿元的公告牌,与鲁班工坊培养的1.5万名技术人才名单形成互证。当夏尔马在志愿者服务站看到印度留学生熟练运用中文协助外宾时,她突然意识到:这些年轻面孔正是中印合作的生动注脚,而非某些媒体渲染的"文化冲突"。

这位主持人态度转变的背后,折射出更深层的认知革命。正如她自嘲的那样:"过去我是用滤镜看中国,现在才学会睁开眼睛。"当夏尔马在峰会闭幕式上主动用中文说出"你好,天津"时,直播间弹幕炸开了锅——有人质疑她"被收买",更多人则开始反思: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是否也蒙蔽了自己对世界真相的认知?

从纽约到东京,从莫斯科到新德里,历史反复证明:现代化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发展更不应沦为意识形态的战场。当夏尔马们开始放下有色眼镜,当更多人选择用脚步丈量而非用键盘评判,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正在打破信息迷雾。这或许正是上合组织峰会传递的深层信号:在绿电驱动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要比算法更精准的认知,比流量更珍贵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