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个垂发单元!全球火力最强战舰即将海试,055能否是对手
俄罗斯海军最近干了件大事:耗时12年、砸了2000亿卢布改造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终于要在2025年8月底出海测试了。 这艘2.6万吨的庞然大物,比美国航母以外的任何现役军舰都大,光是导弹就能带400多枚,单论火力密度,连中国现役最先进的055大驱都得靠边站。
它的武器配置简单粗暴——176个垂直发射单元,比055足足多出64个。 其中80个单元专供“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射程1000公里、速度9马赫,从发射到命中航母只需6分钟;96个单元塞满S-400防空导弹,最远能打400公里,还能“一坑四弹”塞进384枚中近程导弹。 俄罗斯人直接放话:“它能单挑一支航母战斗群! ”
别急着喊“无敌”
这艘巨舰的雷达还是老底子,隐身设计近乎于无,战场上活脱脱像个“睁眼瞎”。 12年改装砸的钱够造3艘新护卫舰,可它连相控阵雷达都没换上。 现代海战早不是堆导弹就能赢的,这点俄军在2022年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时就该明白了……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是苏联冷战时期的终极武器之一,1988年服役时曾震慑整个北约。 但苏联解体后,它因核反应堆故障在1999年停航,扔在船厂生锈二十多年。 直到2013年,俄罗斯才咬牙启动改造,没想到一修就是12年。
改造难度远超预期。 舰体锈蚀严重,工程师用3D扫描才发现内部结构变形,光是更换电缆就耗掉两年。 核动力系统拆修时,技术人员甚至需要参考30年前的手绘图纸——当年参与建造的老工人早已退休,图纸标注的还是早已停产的零件。
原计划2024年完工,结果推迟到2025年夏天。 俄国防工业综合体8月13日确认:它将在8-9月首次出海,测试武器和动力系统。 这艘舰对俄罗斯意义特殊——现役旗舰“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已服役40年,2024年就要退役,“纳希莫夫”将成为北方舰队新旗舰。
80个单元专打航母
拆除老旧的20具P-700“花岗岩”导弹发射筒后,舰体中部换装80个通用垂发单元。 这里能混装三种大杀器:
“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核心王牌,速度9马赫,射程1000公里。 从巴伦支海发射能覆盖整个挪威海,6分钟飞完最大射程,现役防空系统基本无法拦截。
“缟玛瑙”超音速导弹:射程600公里,速度2.5马赫,可装核弹头。 专打巡洋舰和驱逐舰,一发足以瘫痪万吨级战舰。
“口径”巡航导弹:对陆攻击主力,射程2500公里。 相当于俄版“战斧”,能从地中海打击西欧纵深目标。
俄海军内部文件显示,战时标配是60枚“锆石”配20枚“口径”。 按一次齐射12枚计算,5波打击就能饱和一个航母编队的防空网。
96单元织出“钢铁穹顶”
原装的S-300防空系统被整体替换,新装96单元3K96垂发系统。 这套系统分成两层:
上层48单元:装填48N6DM远程防空导弹,射程400公里。 能拦截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目标,理论上在挪威上空就能击落逼近北极圈的轰炸机。
下层48单元:采用“一坑四弹”设计,塞进192枚9M96E2中程导弹。 射程120公里,专门拦截反舰导弹和无人机。
近防系统是6座“铠甲-M”弹炮合一系统,整合了30毫米速射炮和射程30公里的防空导弹。 相比老式的AK-630近防炮,拦截效率提升3倍。
雷达落后中美两代
尽管换了新电缆,主雷达仍是改良版MR-650“牛肝菌”——一种机械扫描雷达,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远不如中美现役的相控阵雷达。
22350型护卫舰的“涂金胶”相控阵雷达曾被考虑移植,但因基洛夫舰桥过高无法适配。 最终只在桅杆顶部加装小型相控阵雷达,探测范围缩水40%。
冷战设计的250米舰体棱角分明,雷达反射面积堪比小型航母。 对比055大驱的隐身设计(倾斜舰体+隐藏式武器舱),它被发现的距离多出200公里。
核动力的尴尬
双核反应堆提供无限航程,但最大航速仅31节。 055大驱能跑35节,现代航母普遍30节以上,它连追击都吃力。
单论火力投射能力,“纳希莫夫”号碾压055。 但现代海战拼的是体系:055能通过卫星、无人机和预警机联网作战,基洛夫却只能依赖自身雷达——这在2022年莫斯科号巡洋舰被乌军亚音速导弹击沉时,已暴露致命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