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家狂扫日本房产!18个月连涨80%,全球资本为何疯狂涌入

产品展示 2025-10-09 15:40:34 167

“中国人快把日本买空了”,这嗑要是搁网上,你八成以为又是哪个小编在吹牛。但这次,真不是夸张,现实比标题魔幻多了。

这事儿连日本人自己都看懵了,报纸电视天天都在播,“中国人扛着麻袋的现金来扫楼”。你随便走进东京一家房屋中介,好家伙,十个老外里,起码八个是中国人。想周末看个房?您先排队吧,一个月以后再聊。

这阵风到底有多野?东京千代田区,一套离地铁口就几步路的两居室,早上九点挂出来,十点不到,就被一个中国大哥全款秒了。大阪那边更夸张,心斋桥附近的公寓,中介刚把户型图发群里,电话就给打爆了,最后只能摊手说,谁钱先到账就是谁的。

冷冰冰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去年日本房价连着涨了18个月,东京市中心有些地方,涨幅直接干到了50%以上。而这场资本狂欢里,中国买家就是绝对的C位,占了所有外国买家的八成。这就奇怪了,网上不都说日本房地产是个坑吗?怎么这帮有钱人,跟不要钱似的往里冲?

日元贬值等于全场八五折

想搞明白这事儿,得先看看汇率。去年日元跌得那叫一个惨,兑美元汇率,直接创了34年新低。对咱来说,更直接的是对人民币,跌了超过15%,最低的时候,1块钱人民币差不多能换20日元。

这是啥概念?等于日本所有东西,都自动给你打了八五折。比如一套1亿日元的房子,前几年你得掏500万人民币。现在呢?400万就够了,凭空给你省下一台宝马X5的钱!

这种“买得越贵,省得越多”的感觉,谁顶得住啊?日元之所以这么软,背后是全球大佬在掰手腕。美国那边为了压通胀,玩了命地加息,美元越来越金贵。而日本呢,就死守着低利率不动摇,一来一回,日元自然就成了“软柿子”。

当个日本房东有多爽

光是汇率打折,还不足以让这么多人疯抢。真正挠到投资者心窝子的,是日本房产那相当可观的回报率,尤其是租金回报。

在东京、大阪这种大城市,房子的租售比,普遍能到5%,甚至更高。这是什么水平?这么说吧,一套150万人民币的公寓,一个月租金能有7500块。算下来,差不多16年就能回本,剩下的日子,你就是躺着数钱。

再回头看看咱们国内,北京一套800万的房子,一个月能租1万2就算烧高香了,租售比连2%都不到。这么一比,心里能不痒痒吗?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租房市场,稳定得吓人。

这份稳定,说来也有趣,全靠日本年轻人“躺平”。他们没啥“没房不能结婚”的执念,租房结婚太正常了。加上公司动不动就调岗,今天在东京,明天就可能去大阪,买房反而成了累赘。所以,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租房,这就给咱们海外房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稳定客源。

历史的巴掌有多疼

不过,别看现在这么热闹,一个巨大的幽灵,其实一直都在日本房地产市场上空飘着。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那场惊天大泡沫。那时候,日本房价高到没边,甚至有人喊出“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的狂话。

结果呢?狂欢过后,一地鸡毛。1990年,日本政府一脚急刹车,收紧货币,泡沫“嘭”的一声就破了。房价暴跌,无数人一夜返贫,整个日本经济,也因此瘫了整整十年,也就是后来咱们说的“失去的十年”。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去年,东京市中心好几个区的二手公寓价格,已经连续九个月刷新历史新高。这背后,到底是真实需求,还是又一轮投机炒作?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是那个站在山顶上吹风的人?

买房容易养房难

就算咱们不考虑泡沫,在日本养一套房子,那些看不见的成本,也足够让人喝一壶的。这根本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场持久战。

首先,买房时就得先出一笔血。除了房价,还有一笔不低的中介费,各种印花税、不动产取得税。一套5000万日元的房子,光是这些手续费,就得先砸进去200多万日元。

房子到手,考验才刚开始。每年你都得交固定资产税和都市计划税,这两笔钱是雷打不动的。将来想卖?税更狠。持有不到5年就卖,赚的钱要交将近40%的税;就算熬过了5年,也得交20%。

最绝的还在后头,叫遗产税。你想把房子留给孩子?小心点,价值高的部分,最高可能被收走55%的遗产税!等于说,你辛辛苦苦买的房子,最后可能有一半直接上交国家了。

结语

更别提,日本还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跟家常便饭似的。再加上福岛核污染那点事儿,总让人心里膈应。这些,都给这份海外资产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所以啊,这场轰轰烈烈的赴日购房大戏,说白了,就是一场有钱人的冒险游戏。高收益的背后,是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的高风险。对咱们大多数人来说,与其去追逐海外那片镜花水月,不如踏踏实实地,把钱投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毕竟,心里踏实,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