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承认美国搞不定中国,美债突破37万亿,9月或启动降息?
8月12日,美国财政部正式公布数据,美债总额刚刚突破37万亿美元,数字太大,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这一年光利息就得还1万亿美元,财政部的算盘越来越难打下去。
过去几年美国靠“借新还旧”撑着,结果,光是从7月6日到8月12日这37天,美债又暴涨了7800亿美元,债市上77%的新债全是短期,长期债连影都没人要,市场已经在用脚投票。
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的估算摆在那,每天这么个涨法,再过173天就又多出1万亿债务,时间一天天耗着,天平随时可能倾斜,没人敢说美国还能撑多久。
特朗普的压力也肉眼可见,嘴上还在硬撑,背地里早已急得上火,经济这根线一旦绷断,后果谁也承担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美联储。
8月13日,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彭博电视台放风,9月很有可能降息50个基点,他自己甚至觉得至少要降150-175基点才算合理,利率往下压,财政压力才有喘息空间,降息成了救命稻草。
美联储之前一直死守高利率,现在也不得不松口,市场都在猜,9月是不是大动作要来了,货币政策的转向,其实就是经济顶不住的信号,大家心里都明白。
降息只是权宜之计,节流靠它,开源还得盯着关税,特朗普这些年打关税牌打得不亦乐乎,嘴上说让制造业回流,实际上联邦政府靠关税进了大笔真金白银。
2025年6月,美国联邦政府靠关税收入又创了新高,特朗普心里美滋滋,逢人就吹“关税收入暴涨,其他国家顶不住”,这话不假,问题是中国这块硬骨头,怎么啃都啃不动。
中国今年1到6月,货物贸易出口额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历史同期首破13万亿大关,同比还涨了7.2%,这组数据一出来,谁都看得出来中国经济的韧性到底有多强。
出口增速全年预计能到7.5%-8%,总量能突破28万亿人民币,外贸这块,短期之内美国根本撼动不了,关税压力下,中国照样把货卖到全世界,特朗普的算盘一次次落空。
特朗普这边,打关税战打得气喘吁吁,口头上威胁“中国经济会崩溃”,现实偏偏是美国自己先顶不住,7月的中美谈判,美方代表追着中国代表团求见面,主动权已经明显偏移。
这场90天的施压套路,特朗普本来想再来一次,结果90天期限一拖再拖,最后还得开口求中国多买点美国大豆,话说出口,自己都觉得没底气,签下休战文件,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
对着镜头,特朗普嘴硬道:“中国很难对付”,这句话背后,其实是无奈多于自信,表面上还想争个面子,心底却早就明白现实。
美国的困境不只是特朗普自己看在眼里,8月新闻发布会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句话点破了关键,他说:“俄罗斯通过战争赢得生存,中国通过贸易击败美国”,特朗普听了很是不服气,但事实摆在眼前。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美国一直想逼迫停战,结果俄罗斯前线不见后退,反倒是美国在不断消耗,军工得利,经济却在被拖垮,这样的局面,谁都知道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在背后顶着,让美乌想搞定俄罗斯变得越来越难,地缘政治、经济压力、舆论漩涡,全都搅在一起,美国的行动空间被死死压缩。
欧尔班说话直,但也没太不给特朗普留面子,谁挑事谁输,特朗普听了还是要反驳:“中国不会通过贸易打败美国,至少我任内不会”,一句话甩锅拜登政府,表面上还是想扳回一城。
休战90天,特朗普嘴上叫“暂缓”,意思是后面还要卷土重来,实际上就算再来一次,也很难有更大胜算,毕竟美国现在零售旺季要来了,沃尔玛亚马逊这些零售巨头正囤货等着过节。
这时候要是再加关税,零售价格肯定蹿上天,中低收入家庭压力更大,白宫也吃不消,谁都知道,老百姓的选票才是最硬的道理。
美国嘴上不承认被中国击败,行动上却放低了姿态,极限施压变成了可持续博弈,技术管制、投资限制这些手段还在,但实际谈判桌上的目标已经不一样。
稳价格、稳供应才是现在的重点,特朗普每谈一次判,心里的预期就得往下调一次,没办法,现实比理想骨感太多。
中国贸易的韧性,已经把美国的关税大棒变成烫手山芋,美国对中国贸易的高度依赖,让特朗普不得不处处小心,既怕美债爆雷,又不能伤了自家经济。
局面僵在这,美债危机成了定时炸弹,特朗普虽然嘴上说不会连任,实际上对后手安排得明明白白,输了也不是他的锅,甩给拜登、甩给万斯都行。
2025年8月,美债数字还在往上跳,利息支出没有尽头,降息与否,左右都是难题,财政部和美联储天天灯下加班,政客嘴上说得轻巧,背后都是压力。
中国那边,外贸订单还是一单接一单,产业链依旧结实,全球市场的份额没见少过,外部施压反倒让中国更有韧性,美国想靠关税逼退中国,现实一点没成。
这一年,全球经济的大盘棋局上,中美谁也没能彻底压倒对方,表面平静,实则刀光剑影,谁都在等下一个变数。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是美国的债务先爆,还是贸易战有新花样,抑或俄乌局势再起波澜,这场游戏,远远没到终点。
局势僵持,故事还在继续,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等着下一个拐点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