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得意不久,美股突然暴跌,经济危机真要来了?
今年以来,特朗普的团队大概正忙着开香槟。外交上接连搞定了欧盟、日本和韩国,连一向强硬的印度也在关税大棒下低了头。一个围堵中国的地缘包围圈眼看就要成型,白宫上下都觉得这局稳了。
可就在他们为外交“胜利”沾沾自喜时,华尔街却毫无征兆地给了他们一记重拳。近期,美股市场突然崩盘,一场超过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直接撕开了宏大叙事下那道深不见底的经济裂口。
8月1日,恐慌情绪就像野火一样蔓延。纳斯达克指数一天就跌了4%,超过473点,是4月以来最惨的一天。道琼斯和标普500也跟着跳水,分别跌了2.08%和2.7%。这场风暴里,之前被捧上天的科技股成了最大的血包。
特斯拉股价一夜之间没了15.43%,英伟达跌超5%,连苹果、Meta、谷歌这些巨头也扛不住,跌幅都在4%以上。一天时间,超过1万亿美元就这么没了。这到底是市场的正常调整,还是美国“经济繁荣”这个巨大泡沫被戳破的第一声?
怪鲍威尔?还是怪数据太真实
市场一崩,总得有人出来背锅。特朗普的反应快得惊人,他想都没想就把枪口对准了内部。先是公开炮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他那套4.25%-4.50%的利率政策把经济给搞死了,完全不给市场活路。
这还没完,紧接着,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也被炒了鱿鱼,理由是“操纵数据”。这套操作看起来是快刀斩乱麻,实际上却暴露了真正的恐惧:问题不是出在某个人身上,而是数据本身已经掩盖不住了。
真正捅破窗户纸的,正是那些被“修正”后惨不忍睹的官方数据。报告显示,7月份美国新增就业只有可怜的7.3万人,失业率更是直接飙到了4.2%。这已经够难看了,但更要命的还在后头。
报告还承认,今年5月和6月的就业数据被夸大了,总共要下修25.8万。回头看2023年全年,就业增长更是被虚报了整整81.8万。这些凭空消失的数字,无情地证明了所谓的“经济繁荣”,不过是一场精心编织的谎言。
股神跑了,你还等什么
别听政客们怎么说,要看聪明人的钱往哪里跑。在股市崩盘前后,华尔街那些最顶级的玩家已经用脚投了票,他们的行动比任何经济报告都更具说服力,也更让人心惊。
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竟然选择折价7%抛售威瑞信的股票。要知道,对于巴菲特这种人,折价卖出本身就是个极度危险的信号。这说明他不是在调整仓位,而是在不计成本地逃离,因为他看到了更大的风险。
另一位投资传奇吉姆·罗杰斯干得更绝,他直接宣布清空了自己手里的所有美股。他的话简单粗暴:“不健康的繁荣之后,必然是衰退。”在他看来,这场持续了十多年的牛市派对已经结束了,现在留下的人都得准备买单。
当这些市场里的“先知”都开始跑路时,普通投资者的恐慌才真正被点燃。资金开始疯狂地从高风险的科技股里撤出,涌向黄金、债券和现金。这说明市场的核心信心已经彻底动摇,贪婪的时代过去了,恐惧的时代来了。
后院起火,盟友也反水了
如果说内部经济和市场信心是“里子”烂了,那特朗普引以为傲的“面子”工程——强硬外交,也开始绷不住了。本以为拿捏得死死的盟友,现在也开始在背后捅刀子。
加拿大新上任的首相马克·卡尼,就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一改前任的温顺,对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报复。渥太华不仅对美国商品加征重税,还支持地方省份对输往美国的电力加征高达25%的关税。这记耳光,打得又响又亮。
这说明“美国优先”那套极限施压的玩法已经到了头,连最亲密的邻居都忍不了了。外部输血的管道被一个个堵死,内部的悲观情绪则开始汇集成共识。此时特朗普那句“不惧衰退”的喊话,听起来更像是绝望的嚎叫。
BCA研究直接给出了75%的概率,认为美国经济将陷入萧条。亚特兰大联储的预测更狠,说今年一季度GDP就要收缩2.4%。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些大行也跟着下调预期,认为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也就1.2%-1.7%了。
结语
所以说,事情就是这么讽刺。特朗普政府还在为地缘政治上的“胜利”沾沾自喜,以为靠着外部的成功就能掩盖内部的问题。但华尔街一天蒸发的万亿美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你不可能用一份和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去支付美国国内的失业救济金。
那种靠着关税壁垒收割全球,靠着霸权施压让盟友屈服的模式,本质上就是在透支国家的未来。当就业、通胀这些核心问题被一再忽视,当市场信心和盟友信任被双重挥霍,“美国优先”的账单终究会来,而买单的,恐怕就是美国经济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