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同步课本的数学读物,估计全国的孩子都要备上
去年,深圳南山区的小学数学因为期末试卷因
难度过大,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四、五、六年级的数学试卷让孩子们抓耳挠腮,学校不得不临时延时20分钟考试时间。


据说,此次四年级数学考试原计划 90 分钟,共 36 道题,满满当当印了 6 页 A4 纸。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完成读题、理解、思考、计算、书写一系列步骤。
给大家看几道题感受一下:
1. 让孩子读《长城谣》,让孩子答,对“四万万”理解错误的是哪个?

2. 让娃算算哪种购买方式最划算,孩子得理解啥叫“降两成”,还得算出来。

3. 给孩子一大段文字,然后让他估算大概有多少字?

4. 让孩子看无人机送外卖,估算无人机送外卖的时间是多少?

虽然这张卷子很有争议,很多人觉得它过于难,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这样一个趋势,就是在 新课标下,数学命题更注重核心素养,题目设计愈发灵活多样。
在面对这样的变化时,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快速提炼关键信息,化繁为简,高效解题;而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可能因题目表述复杂而畏难,错失得分机会。也就是说,孩子们在课外要加入数学的阅读,并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今年的中高考也让我们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增加了,而数学的考核点也在悄悄的变化。
其实,数学从来不是只存在于课堂和考试卷上的“难题”——它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小到日常的柴米油盐,大到宇宙的尺度单位,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上个月,鱼爸给孩子们淘到了一套非常有趣的数学分级读物——《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内容覆盖1到6年级,与新课标相对应,既系统又贴近生活。

它包含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数学课程的知识点,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学校里的数学课,还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这套书的编写组是很牛的,他们都来自不同的一线教育领域:
比如审稿的华应龙老师,他是特级教师,还是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编写和审定者;
比如主编卢源老师,他是上海顶尖名校上海实验学校的数学教育实验班校外教师;
比如副主编殷英老师,他是《小学数学报》的副主编,还参与主持了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这些老师都是深入参与教材编撰的一线老教师,所以这套书一直很受学校欢迎。

这套书的旧版曾被评为评议教辅,上海、安徽、湖南等多地的学校将它作为校内教辅书籍。
什么是评议教辅呢?
评议教辅是指经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符合“一科一辅”规定的教辅材料。例如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就属于评议教辅。

在书的封底我还发现了一众名师对这套书的推荐,其中有两个名字特别厉害,他们都是数学竞赛界的大牛。

一个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培杰老师, 他不仅参与国内数学竞赛的出题工作,还培养出了两位IMO竞赛的金牌获得者。
一个是已经退休的吴康老师,他就很厉害了,不仅是首批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还是首批数学国家集训队教练。
这两位老师对这套书的评价提到了两个关键词:数学分级阅读,跨学科情境。
而这两个特点,正是这套书“面向未来”的地方:它教孩子数学学习的阅读能力,它还教孩子数学学习的应用能力。

今天这套《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就是由旧版转化而来,是一套非常棒的数学拓展阅读读物。这次匹配新课标的新书出版,非常适合孩子在暑假时读一读,给新学期数学开个好头。

参团方式:点击下方图片,打开小程序,可进微店参团
这 是 一套 把“ 校内 不会 讲 透、 但 孩子 一定 会 好奇” 的 数学 知识, 用 轻松、 趣味 的 方式 呈现 出来 的 好 书。
它不是刷题书,而是一本能让孩子“爱上数学、用好数学”的思维启蒙书。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孩子的数学提供帮助。
1、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给孩子们做补充,满足孩子的各种为什么。
之前小小鱼在学圆周率π的时候,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π约等于3.1415926.....?这个数是怎么来的?也能在这套书里找到答案。
像课本上只解释了概念,以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其数值的计算,但并没拓展更多了。

六年级上▲
对于这个问题,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不是就记得老师教的、课本上的它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约等于3.1415926。
通常老师们不会再额外拓展这个数字大概是怎么来的,让你记住就行。
但实际上,这些不清楚的数学知识是非常有趣的,像这本书就会通过故事引入,给孩子讲概念的来龙去脉。

走进古人的智慧
会讲到数学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家们就开始了对圆周率的探索,比如阿基米德;
在中国,汉朝有张衡、魏晋时期有刘徽、南北朝时期有祖冲之等数学家对圆周率进行了探索。

了解传统的数学方法
会讲到圆周率π的估算和表达公式。古埃及人根据圆面积公式A=(d-d/9)²估算出π的值;
阿基米德测算的π数值在223/71和22/7之间.......

了解伟大数学的产生过程
还说到了为什么用π这个符号来代表圆周率?
原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的小写,也是希腊语 περιφρεια (表示周边、地域、圆周等意思)的首字母。

这些知识都是基于课本原有知识进行了拓展。
整套书特别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通过讲真故事、拓真知识、玩真游戏,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孩子可以看得见、想得通、玩得起的趣味挑战。
比如三年级书里先提到了“回文对联”,趣味盎然,通顺又有内涵,孩子会觉得很新奇,好奇的想要读下去。

然后又启发孩子动脑筋,自己做一副“回文对联”:

来看看回文诗的代表作。

除了回文诗,还有一种奇妙的连环诗呢!

那回文对联跟数学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就是“回文数”,在数学书中称为“对称”!

你看,孩子在掌握对称这个概念时,有了故事的先入为主,再理解起数学概念是不是得心应手,非常容易接受和理解了?

而且孩子还顺便掌握了我国古代汉语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丰富韵味,真可谓一举多得!

每本书都是这样设置安排的:“漫画小故事”开篇、思维导图”理清思路、“你知道吗”拓展阅读、“动动脑”增加挑战、游戏闯关”突破定式、“活动”增强记忆。
在活动和游戏板块,就能让孩子将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场景运用起来。比如“粉刷墙壁”、“自制雨刷器”等等。

内容严格对标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覆盖小学阶段全部核心知识点,讲解方式比课堂更通透,结构也更系统,非常适合作为校内学习的延展与补充。

三年级上册目录实拍 ▲

更难得的是,它采用“分级阅读”的方式编排,一年级到六年级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按年龄认知、按学习阶段”分层设计,让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区间里获得成就感。
这次开团可以上下册一起购买。 直接根据孩子所在年级来选就可以了:
《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分年级) 上+下册,2册定价98元,鱼爸团购价66.8元。

参团方式:点击下方图片,打开小程序,可进微店参团
为什么值得推荐:
1、告别枯燥刷题,开启趣味数学之旅
拿到这套书时,出版社老师还特别感慨: 现在说到数学,大多数人只知道要做题,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数学也需要阅读。
其实数学分级阅读和语文、英语这两者的差别并不大,只是使用了不同的语言。
是的,数学学习也需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很多孩子打开数学课本或者教辅类图书,就会被枯燥的公式吓退,丧失学习的兴趣。
而我们翻开这套《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最先看到的是每一个单元都的漫画故事,用有趣的故事打开数学的大门。

在这套书里,数学再也不是冷冰冰的计算和公式,书中介绍的数学史、数学家等趣味数学故事,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这套书有多注重阅读? 为了让孩子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数学知识,这套书是 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设计的 ,一年级~六年级孩子都能找到对应的书。
其中,我发现一个很用心的点,就是 一二年级的书是带有拼音的。

这种采用分级阅读的方式,从一年级~六年级,完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轻松掌握学习节奏。

2、告别死记硬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很多孩子刚开始学习乘法表时,都觉得很难,问题就出在了死记硬背,把数学当成了文科在学,孩子并不理解背后的逻辑,自然事倍功半。
这套《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致力于培养孩子数学核心素养的宝典。
它将“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融入到每一个知识点中,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的栏目板块更像是一种思维闯关游戏,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层层递进,边玩边学。

比如我 们 来看看三年 级上册的第 二章, 三角形趣谈。
三角形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性很高。

会滚动的“三角形”。

勒洛三角形原理。

建筑中的三角形,比如闻名世界的金字塔。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也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

星座中的三角形。

百慕大三角。

你知道怎么数三角形的个数么?

3、告别传统学习数学模式,跨学科让知识更新颖全面,让数学和实际生活关联
《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是一套强调数学的实践与应用,构建起连接课堂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的数学读物,与当下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它提供了很多跨学科的知识点——人文、艺术、科学、历史、地理等等, 构建起了连接课堂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讲历史中的数学
比如讲解“韩信点兵”这个历史故事,从而引入盈亏问题的理解。

讲文化中的数学
现在数学的考核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考卷里常常会出一两道题,这个题目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要求孩子用数学解释这些传统文化的知识。
而这套书里就会有很多数学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内容。
比如考核孩子“半斤八两”这个成语,从数学角度怎么解释?

讲艺术中的数学
它会讲各种各样的艺术,比如带孩子做万花筒,通过观察艺术里旋转与重复的美轮美奂,讲解数学里的对称。让孩子们感受数学之美。

讲商业创新中的数学
它还会带孩子见识商业创新,看看这些创新中数学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比如观察电视机屏幕比例的变化,为什么我们现在用的电视机采用这种比例,对电视的销售带来怎样的影响。

讲科技创新中的数学
它更会带孩子观察科技创新,看看数学对于科技的巨大帮助。
比如人类导航用的GPS,它是怎么研发出来的,是怎么帮助人进行定位的,这背后又是怎样的数学原理。

这套书会带孩子阅读各种历史、文化、科技、商业的文章,一方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提高对数学的认知。
你看,它从人文、艺术到科学,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跨学科场景,都有展示。让孩子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这套书还对提高孩子数学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
比如孩子在2、3年级会学习“面积”这个概念,那么面积有啥作用,孩子为啥要学?
于是,书里就设置了一个叫做“粉刷墙壁”的小活动,带孩子们把学到的数学问题回归到生活中去解决。
粉刷墙壁的第一步是测量面积,孩子们需要结合户型图,用刚学到的表面积知识来计算。

在计算表面积的过程中,孩子们还需要考虑门与窗户的面积,这些不需要粉刷的地方需要计算时把它们减去。

确定了面积,计算也没有结束,因为粉刷墙壁的原料也需要孩子亲自出马去买,大桶小桶如何分配?这又是一个方程问题。

你看,它会把孩子带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娃直面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想办法用数学去解决这些难题。
这种学习方法,既有趣,也实用,让孩子在玩中学,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
这本书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如何与我们真实的世界息息相关。
4、告别地域差异,对标新课标,告别传统数学教育,接轨国际先进理念
《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严格对标新课标,完全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数学课标中的知识点,与课堂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让孩子在阅读中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大家仔细看下图,可以看到覆盖了全国各版本的教材知识点。






所以这套书的适用性范围还蛮广的,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孩子都能够用,不用担心和自己所处地区的教材版本不一样。
每个主题设有“思维导图”板块,书中知识点与数学教材新课标的对应之处一目了然。

本书以PISA测试为参考,注重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接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

孩子的数学想要学好,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应用中去,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产生了良性循环,还怕孩子学不好数学吗?

书的质感非常赞,内容新颖有趣,孩子读上就爱不释手。

总之这套书,丰富有趣有深度,如果孩子年龄段正合适,不妨暑假来读一读。
参团方式:点击下方图片,打开小程序,可进微店参团